返回第34章 巡夜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中午,好消息传来,在龙庄主威逼之下,知县终于同意条件,令人送出1千担粮食,1千两白银,三军500斤猪肉以犒赏。

    如此义军在潼南县旁安营扎寨,补发了大家军饷,补发了赏银

    如此义军在潼南县旁安营扎寨,补发了大家军饷,列兵伙夫兵月薪5钱、一般兵丁月薪6钱、弓弩手鸟铳手7钱、战兵八钱纹银(明朝施行卫所制,军饷非常低,再加上这个时候1两白银可以卖1担粮食了,如此每个兵丁月饷不过5钱。再加上连续劫掠马定奎大营,流寇大营,以及董克治毁家纾难捐出1千担粮食,千两白银),如此方将饷银、赏银分发完毕。当然,为了收拢军心,杨昭像前世袁世凯那样亲手将白银发给大家,如此一则避免克扣军饷,二则让所有将士知道自己。

    得到饷银、赏银后三军将士那颗心方稍稍安定下来,有的人想这当兵吃粮还是好啊,每月5钱的饷银可足足能卖担粮食,若是运气好,杀敌1个赏银两,所在军伍的其他兄弟也会得到两赏银。(旗、伍长每人5钱,其他的人1两白银)

    而俘虏一个,则赏银减半。

    如此一年下来除了自己在军营吃喝之外,至少可以给老家邮寄6两白银,可以卖1担粮食啊。

    过去杀敌立功,都是赏到个人,杨昭则不同,认为每个军伍是一个团队,大家应该协作作战,如此赏给个人的没有降低,而对军伍中其他兄弟,则给予同等饷银。

    而那些将官想法那当然更不一样,杨昭刚刚按旗月饷1两,总旗月饷两,百总月饷4两,把总月饷6两,镇抚八两,千总10两,可比其他明军要高啊(明朝八品官员每年俸禄7~八4担;七品俸禄96~10八担六品俸禄10石;五品俸禄6八~19担;四品风光路5~八八担。而蛮清八品官员每年俸银40两,禄米40担;七品俸银45两,禄米45担六品俸银60两,禄米60石;五品俸银八0两,禄米八0担。四品俸银105两,禄米105担;如此看来,即使不算上养廉银,蛮清俸禄应该比明朝高一半。),自己过去就是一个护院,与打手,就是一个大头兵,参加义军后得到提拔,不但成为朝廷命官,而且还有如此高的俸禄(当然比起明朝其他军队要高)。

    与众人热烈表情不同,刘世铉、董克治则不这样,这可是真金白银啊,白哗哗的银子,这次一下发出去4千多两白银(正饷两千余两,外加杀敌立功的赏银1千多两),这可足足相当于6千担粮食啊。

    如此宴会一完成,他们两人就结伴来找杨昭,这军饷是不是发得多了一点?

    来到中军大帐的时候,不见杨昭,一问方知道杨昭正在巡夜,听亲兵旗报告,在钓鱼城的时候,杨昭每天巡夜一次,离开钓鱼城的时候每天两次,几无中断。

    两人对视一眼,堂堂一个千总,竟然巡夜,这可奇怪了。

    两人坐在中军帐中等了半个时辰,方看到杨昭带着1旗亲兵回到帐中,看见两人满脸苦色,杨昭笑道:两位镇抚,是不是还为今日饷银之事?

    刘世铉点点头,说道:千总,大明祖制,军伍每人钱白银,千总这次竟然发5钱,是不是多了?

    杨昭坐了下来,结果勤务兵端过来的热水,边洗脸边说道:两位镇抚,那些都是军户啊,你想想,军户们不交粮不服劳役,免费耕种国家的土地啊。两位镇抚,我哪里来这样多的土地给兵丁家属耕种啊。

    再说了,我们弟兄算募兵所来吧,募集兵马本来应该给一笔安家费,你们看可能,什么安家费全部省了啊。

    再说军饷,是比一些知道欺压百姓的大明军队高一点,但与其他募集的兵马相比如何?

    戚家军饷银是多少?兵丁月饷1两白银,杀敌立功的足足10两之多啊(有的称40两)。再看看吴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