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索要军饷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遂宁乃潼川府治所,知府大人乃正四品文官,按照大明以文制武的传统,不要说杨昭一个的千总,就是刘佳印这个总兵路过,想不开城门就可以不开。

    现在看到杨昭打发刘世铉来索要军饷,知府大概想给杨昭一个下马威,不但不出面,不但不提供粮饷,而且派来遂宁知县龚完敬带着几个乡绅诘问杨昭,在潼南县强行索要军饷之事。

    古代读书人引经据典,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不但说杨昭虽然是一个秀才,但斯文扫地,贪婪成性,与臭名远扬的左良玉相提并论。

    看这个龚完敬滔滔不绝,杨昭内心暗喜,不过表面上显得异常愤怒,一言不发的听龚完敬滔滔不绝的骂自己,看到龚完敬骂完之后,杨昭突然放声大哭。

    这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一个堂堂的千总竟然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杨昭边哭边说,将这一月的委屈尽数抛出来,兵败如山倒,自己率军断后这是何等艰险的事,收拢溃兵还不忘记剿灭为患数年的流寇,积极协助乡绅练乡勇,大败流寇后无力发薪发饷,厚着颜面索要军饷,想到这50多天的种种委屈,杨昭越哭越伤心,越伤心越哭。

    在哭完之后,杨昭又放声大骂,指着龚完敬骂道:你,你龚完敬道德文章一筐一筐,那个不知道你男盗女娼,比强盗还可恶吗?

    当即将潼川知府、遂宁知县龚完敬的种种丑事一一道出来,一一追问是还不是?

    看到杨昭根本不注意自己形象,拉着自己衣袖痛骂不已?龚完敬气恼不已,本想反抗,但杨昭毕竟是一个武人,岂是他这种文弱书生所可比拟,被拉着,指着鼻子骂。

    骂完之后,杨昭哭道:老天爷啊,苍天啊,各位乡绅你们看好,这潼川知府,这龚完敬大概内心没有按好的注意,他们看到皇帝已经死了,鞑子已经占领北京,流寇正在猛攻d,他们大概早就想好了,流寇来了开门投降,以成为新朝新贵。

    或者为了不得罪流寇,到时候将城中粮饷准备好献给流寇,如此虽然没有投降流寇的恶名声,还可以继续荣华富贵的生活。

    你们看好,这潼川府知府,这龚完敬就是这样的人,大家看好。如果流寇来了,他们能够坚持为臣的起码操守,到时候我给他们两个建祠堂,建祠堂。

    众人看到杨昭如此,都颇为恼火,连番劝解,如此方分开众人,龚完敬鼻青脸肿的狼狈逃回遂宁城。

    在众人劝诫之下,杨昭重新回到座中,擦干眼泪后对刘世铉说道:刘镇抚,我本来准备率军西进,驰援d,但无奈得罪了潼川府知府,遂宁知县。

    刘镇抚,以这些人肚鸡肠,若我等西进,不但后路被对方卡断,而且恐怕他会向巡抚大人、总兵告刁状啊。

    看到杨昭刚才那个样子,刘镇抚心中也有气,虽然话说得不错,很多事情挑明了,但堂堂一个千总,如此样子,成何体统。

    现在看到杨昭以此为由,不愿驰援d,内心一惊道:千总,你战功卓著,你的苦衷巡抚大人,总兵大人必然会体谅的。

    你不知道,巡抚大人、总兵大人当时率军驰援d的时候,这个知府也是如此,不愿意接济粮草。如果巡抚大人、总兵听说你如此收拾这个龚完敬,必然会连连称赞,夸你为他出了一口恶气呢。

    众人大笑,杨昭则连连摇头道:刘镇抚,你为人忠厚,如果仅仅如此还没什么?以我观察,这个潼川府中有人要投降献贼。

    只要是大明忠臣都看出我等不容易,看到这样一支军队驰援d,必然全力支援,你看看,这个潼川府知府,这个遂宁知县,完全是奸臣啊,十足的奸臣。

    我们若驰援d,他们看我们兵少,打我们的主意,多的就去了。

    既然如此,我不去驰援d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