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财政危机?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大虽归头大,但断难指责杨昭,毕竟他以数百溃兵打下如此局面,难道还能指责他吗?再说了,在离开的时候,王应熊可是拉着自己的手,声言顺庆明军实在太重要了,到时候南北夹击,事半功倍。

    声言这个杨昭虽然是一个难得的英雄人物,但年龄尚青,很多事情需要帮他周旋周旋。

    想到这里,范文光站起身,对众人说道:各位,总督大人的意思公函里面说的非常清楚,我等只是辅佐知府大人,而不是给知府大人捣乱。

    大家想想,现在强敌环伺,大家应该像知府大人所说的这样,先巩固顺庆这个基础。先清丈土地人口,实话实说,大家知道我大明自立国以来每十年清丈一次土地人口,但全部走过场。

    这两天我也听很多人说了,这清丈工作非常有成效,清丈后即便按照正赋征收,这也比过去征收三饷要多。各位,若是四省总督,皇帝知道我们不需要征收三饷就能够支撑与流寇、蛮清作战,那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范文光虽然也是同知,但毕竟带有四省总督王应熊的意旨,大家听范文光如此说,纷纷点头称是。

    第二天早上,杨昭投桃报李,让户部出身的范文光帮忙处理清丈事宜,范文光只认为自己是理财老手,并不注意,但看到递过来的一叠叠表格,甚为惊讶。

    这些表格都通过油印而成,杨昭介绍这个是专用于清丈土地,这个专用于登记户口,这个用于粮食收购,这个用于钱物支出,表格看起来非常简单,但给人感觉井井有条,特别是下面都有汇总栏目,有页码,有填写人,复核人等相关信息。

    除此之外,就是修改也有严格规定,凡是有涂改的,都需要签上自己的名字。

    拿着这些表格来找杨昭,惊讶的问道:大人,这些表格是谁发明的,如此做账太简单了,可以说账目一目了然啊。

    杨昭笑了笑,显得颇不好意思道:范大人,我不是连举人都没有考过吗?一天就在琢磨如何让事情做得更加简单,想来想去,搞出这样一套东西。范大人,你可是行家里手,你看看这些表格,如果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到时候找大家再来讨论后在修改,只要做事更方便,只要更能清楚的反映有关账目都可以了。

    范文光连连摇头道:大人,看不出你是一个经世之才,来的路上我还以为要面对一个咄咄逼人的武将,想不到想不到。

    账目很快汇总出来,如今在顺庆城还有万担粮食,7万两纹银,000两黄金,在下面州县共有6万担粮食,5万两纹银,600两黄金。

    这可是有八0万人口,水田面积超过八0万亩,旱地超过160万亩的大府,库存不过9万担粮食,1万两纹银,600两黄金,这还是杨昭去年秋收在蓬州全力清丈的结果。

    清丈土地之后,每年春天正赋估计为1万担麦,秋天估计9万担稻谷,若再加上这年很多乡绅补交与官田所得,即使只收到八成,如此在这两年粮食可以征收到万担,可以折算成115万两纹银。

    而每年丁赋不过5万两,再加上商业赋八千多,全年下来收银不过6万两纹银。

    如此每年收入只有175万两纹银啊。

    包括各地守备部队,顺庆府一年薪酬需要5万两纹银,若再加上忠勇军1000正规人马,加上千多工匠,即使不打仗忠勇军每年也需要消耗6万担粮食,1万两纹银,如此下来,每年正常开支至少超过0万两纹银。

    让范文光恼火的是杨昭那丰厚的招兵待遇,虽然俘虏这些不用支付,只要被录用,先期支付5两纹银,在三个月转正以后再支付5两纹银,这可足足比其他募兵多出5两纹银,这次忠勇军扩军,可足足花去4万两纹银。

    还有,战死战伤弟兄抚恤也是比较丰厚的,战死弟兄抚恤为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