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2章 发展工商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着户司的王府右使范文光出列道:“王爷,这可是一大善政啊。过去各地衙门只负责从地方收钱,然后将收到的钱递解到省里,京师啊。

    现在各地衙门多按照王爷所订的章程征收赋税,特别是户房,不但要清点人口,清丈土地,而且还要负责钱粮发放,各地户房工作都颇重啊。

    王爷,赋税分成之后,税赋不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意,抚恤贫穷孤寡,这虽然是善政,但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户科事务甚多,很多地方不得不新增人员。”

    杨昭点了点头,笑道:“范右使所言有理,本王思虑再三,大家看可以不?

    本王准备分户科之权,另设民科。

    分设以后户科,主要负责本地田赋、丁赋、商赋、矿赋、所得赋等税赋的收取,负责各地银号、钱庄的管理。

    而民科则不同,负责清丈各地土地、清理本地人口的,抚恤民众,进行各地匠铺商号登记,矿号登记,负责各地民众抚恤。“

    钱邦芑一听,摇头道:“王爷,我朝施行三省六部制度,县衙、府衙、布政使衙门都有六部对应的机构,王爷若是新增一个民科,好虽然好,但还是改变历朝历代祖制啊。

    杨昭呵呵一笑道:“钱副使,历朝历代没有像我们这样与府州县分成税赋啊?历朝历代只是向民众索取税赋,根本没有反馈民众啊,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保证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啊。

    钱副使,我想当救世宰相,而不是救时宰相,只要对民众有利的,都要执行啊。”

    钱邦芑暗自叹息一声,向杨昭拱拱手道:“王爷,既然如此,若真的于民生有利,于抗击鞑子有利,你执行吧。但身为巡按使,弹劾不法乃职责所在,无论如何臣要因此弹劾王爷。

    杨昭摆出一幅请便的神态后继续说道:“各位,大家都说农为本商为末。

    但为何民众生活疾苦,而很多商家则良田美宅?比如食盐,在产地不过分文铜钱一斤,过去官卖能够买到00文铜钱,而私盐贩售也在60文铜钱之多,为何一经贩售,中间有十余倍的利润?

    范文光笑道:“大人,自从放开盐政之后,各地食盐价格多在4,5分银币之数不到半钱银币,约相当于50~60个铜钱,而四川衙门光是出售盐引就足足出售了1万引,如此光贩卖盐引就获得1万银币的税赋,若再加上矿赋,再加上所得赋,官府从盐业方面大概有1万元银币之多啊。”

    杨昭暗自盘算1万引,如此约莫有4万担食盐,每人每年最多吃斤食盐,如此观之,川省民众足足有600万之数,而查核户口不过500万人,看来民间还是有大量隐形户,这个将来要在制度上细查。

    想到这里,杨昭继续说道:“各位,大家都说士农工商,我想问问大家,民众现在可以用4分银币5分银币购买1斤食盐,不到过去6钱银币的一成,那个对民众有利?那个是士民,农民,工民有利?

    还有,过去全省盐赋收入不过,万两纹银,现在每年光盐引就有1万两纹银之数,那个对官府有利?”

    众人一听,纷纷拱手道:“王爷说笑,当然食盐新政对民众对官府颇为有利,因为官府每年发放盐数量没有限制,再加上对私盐贩子打击颇力,各地私盐贩子基本绝迹啊。”

    杨昭呵呵一笑,看着众人道:“各位,但还有一些人说官府与民争利,这种既有利于地方税赋又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利,官府过去是为民众争得太少了。

    私盐贩子是这样,很多开矿的也是这样,在整顿矿务也是这样。士农工商兵,正如一个人一样,士就像人的脑袋,农工就像人的身体,兵就像人的上肢,商就像人的下肢,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若一个国家没有士人或者士人受到压制,就相当于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