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生活(4)  青春像野草一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最后的疯狂缠绵中,我和小依都筋疲力尽。分离的前夜我们甚至把自己榨干至虚脱。我悄悄地取消了定好的闹钟,在小依熟睡时离开了她,一个人去了机场。我给她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走了。我不愿你送我离开,不想扔下你一个人。我怕看到你的眼泪,这样我就走不了了。照顾好自己,等我,我会回来的!”

    与小依的极欲穷欢让我一路昏睡,一觉醒来,飞机已到香港。我打开手机,收到了小依的一条短信:“许迟,我爱你!”

    我乘坐大巴从香港回到了广州,一下车,我深深吸了口气,比起澳洲来,这里的空气还是有些污浊,但那是我熟悉的气息。

    14

    我换了新的电话号码,只告知了父母和小依。我没和任何人联系,我不愿打搅他们的生活,我要从头开始。我用积蓄买了一套房子,把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他们早睡早起,三餐定时,我也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

    我擦亮了尘封的吉他,换上了新琴弦,重新练琴。我还购买了一套电脑制作设备,把书房改成了一间小工作室,开始创作音乐。这么多年过去,父母已经原谅了我年轻时的桀骜不驯,默认了我的理想。他们从不打扰我的工作,也极力适应大城市的生活。相比小镇的舒适安逸,睦邻和谐,这里的紧张焦躁,人情淡薄还是让他们很不习惯。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回趟老家,在那里舒缓一下心情。

    我的嗓子再也发不出强劲的声音,霸气全无,再不能在宽广的音域里自由驰骋,我也不愿意再站在舞台上,那样生活就很可能会回到从前,因此我放弃了重做歌手的想法。而且我不再愤怒,也许我一直都不愤怒,是乐队的兄弟感染了我,激发着我,离开他们,激情就平息了,性格里天生的阴柔展露了出来。总之,我不再摇滚了。我唯一能和摇滚契合的只剩骨子里的颓废,所以我借助着英伦摇滚的外壳和从王爽合作时体会的对电子音乐的感悟,以此作为个人风格,开始走幕后制作的路子。

    源哥说得没错,乐队解散前创作的那些新音乐当时确实是走在了潮流前面,几年来,各种音乐的跨界融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慢慢成为一种主流,有了那次创作的经验,我要写出符合目前时尚的流行作品,并不是什么难事。

    埋头创作一段时间后,我用一个新的艺名向一些唱片公司推荐了我的作品,和我十多年前刚到广州的青涩不同,这些成熟的音乐很快得到了他们的赏识,我很快拿到了合约和报酬,从此我正式成为一个流行音乐的幕后创作人。

    唱片公司给我的报酬还算丰厚,加上那几年在乐队和与孟梦组合时攒下的积蓄,我已经衣食无忧。我对物质享受没有太多的欲望,工作休息时间也可以自我支配,这种悠闲自在很适合我。我应该是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我无时不刻地牵挂着小依。回国后,我几乎每天要和她通电话,或者在网上视频聊一段时间。我向她汇报生活每个点滴。粗心的我没有发现,我把现在的日子描绘得越好,她心中的惆怅就越来越难以掩饰。有一天,她说她手提电脑的摄像头坏了,不能再和我视频了,其实她是不想让我看到她既为我高兴又内心痛苦的复杂表情。如果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在国内过得越好,就越不可能再出去。我的舒适对她是种折磨。但我那慵懒的大脑又一次把这个问题忽略了。

    15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独自出外旅游,离开城市的躁动喧哗,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寻找灵感。有一次,我去了云南大理,在一个小院改成的旅馆里碰到了回国后除父母外第一个熟识的人——艾米。

    虽然艾米穿着宽松的少数名族服装,但我一跨进小院就认出了她,我正犹豫着要不要跟她打招呼,她已经说着:“欢迎光临”,走了过来。看到我的脸,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