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高产  清穿之幼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天到了,三泊县管辖范围内的耕地几乎都用已经用上了幼清作坊出产的肥料,等产量出来,就可以见真章了。
    能让花长得好,顶多算是好肥料,能让庄稼长得好,能让庄稼增产,那才是百姓真正喜欢的肥料。
    夏收小麦,忙忙碌碌,三泊县的收成出来了。
    “大人,好消息,好消息,今年三泊县的小麦收成能够达到平均亩产五石。”
    沈佳岸闻言惊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了:“你说的可是真的?”
    “下官哪里敢在这种事情上撒谎,自然是真的。”
    收多少,报多少。
    报多少,就需要往上交多少税收。
    要是虚报产量,他可没那么粮食来填补收税的空缺,自然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亩产五石小麦的产量是个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云南属于南方,三泊县的耕地虽然贫瘠,但是也是相比较而言,比起北方的土地,云南的耕地产量还是不错的。
    一年两次收成,夏天收小麦,秋天收水稻,亩产比不上有粮仓之称的江南,但是也还不错。
    可素有国之粮仓之称的江南,顶天了也才亩产三石而已,古代两石大约三百零三斤,按照三泊县往年的收成,亩产能够达到两石已经很不错了。
    亩产五石,要是整个云南的耕地都能有这样的收成,那直接可以把江南的粮仓之名夺过来了。
    沈佳岸也怕出什么差错,亲自去确认了一遍,跑了好几个庄子,村庄,确认无误,这才真正高兴起来。
    不过高兴的同时沈佳岸也意识到这份丰收背后代表的意义。
    这肥料的作用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他想着要是能保证最低亩产达到两石,他就满足了,亩产三石,他妄想过,但也只是妄想,这个产量,在有鱼米之乡的江南都是不错的,可是亩产五石,他是一点都不曾想过,实在不敢去想。
    结果不敢想的事情发生了,这可是大好事。
    沈佳岸高兴了,高兴过后就该考虑这件好事所带来的影响了。
    亩产五石,这样的产量哪怕传到京城也是足以令人惊喜的产量,原本沈佳岸想着,这肥料好用,可以卖肥料,把三泊县暗戳戳的发展一波。
    赚来的银子,用来发展三泊县,修桥修路基础建设来一波。
    可是这样高的亩产,这个肥料方子怕不是他一个知县能够承受得住的了。
    肥料好,但是太好了,他不会隐瞒三泊县的收成,他上面的知州,再上面的知府,再上面的巡抚总督,他们也不可能不往上报,地方上出了功绩,沈佳岸是受益者,他直属上级也是受益者。
    这样的消息一层层的传上去,京城那边知道是早晚的事。
    到时候这肥料方子自然也就由私有变成公有了。
    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毕竟能得不少好处,可是损害的是幼清的利益,这事他还是要说一声的。
    沈佳岸亲自去了梧桐花苑。
    “不知什么风把沈大人给吹来了。”幼清笑着说道。
    跟沈佳岸打交道打多了,幼清跟他相处倒是少了些拘谨。
    沈佳岸同样笑着说:“尤小弟觉得呢?”
    沈佳岸对幼清的称呼从原先的“尤公子”变成了如今的“尤小弟”。
    “大人可莫要再跟我兜圈子了,能让大人亲自过来的,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沈佳岸可是个大忙人,他能抽空过来一趟,怕是真有事。
    “还真让你说着了,确实有些事跟你商量。”
    “大人且说便是。”
    她无事一身轻,只要别是特别过分的,她一般不会拒绝。
    “尤小弟还记得当初咱们关于肥料的约定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