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向导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周姓向导名良年过三旬身材矮胖肤色枯黄颌下的胡须稀疏跟在阎行这群“流寇”之中显得更加落魄。他原是右扶风的一名落魄士人家徒四壁又无亲友可以投靠只能依附在豪强之家附庸帮闲。
    有一次他跟随一群鲜衣怒马的豪门子弟外出踏青不幸在山林边上遇上了大股的流贼盗匪众多豪贵子弟见状吓得屁滚尿流在扈从的保护下连忙拍马逃窜而他骑的是一匹驽马关键时刻马儿反而吓得逃反了方向结果就被流贼盗匪给抓了起来。
    身陷贼窝的周良倒是侥幸没有被这群饥肠辘辘、到处流窜作恶的流寇给吃掉反而靠着识文断字、能够给盗匪头目出一些打劫剪径、平衡内部山头的诡计的本事成了流寇中的狗头军师。
    再然后这一股流窜三辅的流寇遇上了剿匪的汉军胡人骑兵虽然流寇们擅长隐匿流窜但和来去如风的胡人骑兵在野外遭遇却根本就逃脱不了追击。不到片刻上上下下一窝贼寇就被一网打尽不管是作恶多年大盗头目还是新裹挟入伙的蛾贼都被凶悍野蛮的胡骑给砍了脑袋唯独周良凭借一口在贼窝练就的花言巧语谎称自己是刚刚被贼人掳掠的三辅士人又侥幸逃过了一命被胡骑为首的汉人骑将给带回了董营。
    董卓军中不乏勇士悍将但却缺少粗通文墨的文官幕僚。文武失衡、武夫当道这也是董卓军中的一大弊病从上到下都是一帮只知道舞刀弄枪的粗莽武夫完全是靠着李儒带着一些小吏、书佐在勉强支撑着案牍文书、奏章书信的来回运转。所以这个被抓到董营的周良虽然以前委身贼寇但是李儒却看中了他的识文断字的能力于是将他收入到帐下成了一个埋首文牍的军中小吏。
    因祸得福的这个周良转身一变就从流窜的贼寇军师成了董卓军中的一个书佐小吏。虽然位卑言轻但是在董营中他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除了处理案牍文书之外偶尔还能够伙同其他几个小吏借着机会贪墨一点军需粮帛日子倒是过得乐滋滋的。
    没想到这一次李儒为董卓献上了“养寇自重拥兵观望”的计策之后又碰上了阎行急切想要离开董营立功洗白叛军身份的这一桩事于是身为小吏的周良因为有委身贼寇的前事又是右扶风的本土人士不明就里的他直接就被李儒一道命令给派到了阎行这一伙“流寇”中来充当一个兼具监视、带路、联络等职的“流寇”向导。
    自己原本在董营军中混得好好的没想到被派来和这样一群亡命之徒钻山林打家劫舍又重新回到了当年委身贼寇的日子。一肚子怨气的周良当然不敢冲李儒发泄所以就只能够撒到阎行这些人的头上。
    因此周良带路领着诸人绕道岐山之后就极力怂恿阎行等人来攻打修建在山麓的这一处坞堡他表面上跟阎行大力讲说攻下坞堡的诸多好处:既可以利用这坞堡内的粮食、兵器补给麾下的士卒又能够抢先立下一功在李儒那里留下一个好印象再加上自己亲笔写信给阎行等人表功这桩将功赎罪的事情很快就能办下来阎行等人在董营之中也就很快能够混到一个名分了。
    甚至为了坚定阎行等人攻打坞堡的决心一脸奸诈的周良还不乏神秘兮兮地偷偷泄露给阎行一些董营之中的“秘闻”:李儒打算在军中栽培一些亲信军中凉人和辽人之间的暗斗······
    而实际上周良在一味怂恿的同时内心也在暗中计较着:这处坞堡如果攻不下来那这一伙“流寇”定然死伤惨重自己大可又重新回到董营之中做自己的刀笔小吏。而如果这处坞堡被这伙“流寇”给侥幸攻了下来那无疑自己又能够成功借势给自身捞到了一份额外的功劳。
    面对这个周姓向导喋喋不休的怂恿和不时提起的暗示立功心切的阎行确实有些心动了。
    虽然这个时候来攻打这些坞堡不是好时机往往每年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天气开始转寒时这些高门大户、豪右强族都会修门户、设守备或者修缮五兵练习战射以防备春饥草窃之贼、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